1個爸爸養8口家 活在百呎劏房2張碌格床上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11/19 20:03

最後更新: 2018/11/20 18:08

分享:

分享:

張太指一家八口月花6千多元租住深水埗一個百多呎的劏房。

政府周一(19日)公布去年本港貧窮情況,在計及恆常現金政策後,18歲以下兒童貧窮率上升0.3個百分點至17.5%,新增的貧窮兒童,部分來自與長者同住的較大型在職住戶,大部分有長者成員,只有1名在職人士。有八口家庭,每月僅靠孩子父親一份月薪逾萬元的維修工作薪金及低津過活,生活捉襟見肘。

持單程證的張氏夫婦與4名6個月大至10多歲子女,以及老爺奶奶在深水埗一間百多呎劏房同住,月租連水電約6千多元。

張家居住的劏房有兩張碌架牀,張先生與14歲大仔睡其中一張的下格,張太和8歲二女、6個月小兒睡上格;另一張碌架牀,張老太與兩歲孫女睡下格,張老先生則睡上格。

全家只有丈夫一人工作,從事維修行業,但收入不穩,依工作量而定,大部分時間月入2萬多元,最少試過1.6萬元,今年農曆新年期間「完全不休息」才可達約3.5萬多元。

張太雖然指「慳啲就夠洗」,但她說:

從來未去過餐廳食飯,要睇住銀包買餸。

子女又不時「扭計」嚷著要吃麥當勞,也只能買雪糕給他們吃,

超過5蚊都唔買啦。

張太說有時想吃生果都沒錢買,

屋企人多,一份蘋果4個要20蚊,一下子就吃光了。

去年張家領到近兩萬元在職家庭津貼,兩老各有2000餘元長者生活津貼,終有些鬆動錢可供二女學跆拳道。

張太關注申領在職家庭津貼時,八人家庭和六人家庭收入上限相同,認為並不公平。張家下月可入住公屋,張太相信生活會好轉,但需先向親友籌集裝修費。

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施麗珊認為,兒童貧窮率上升,主要緣於難以滿足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申請條件,其中6人或以上住戶入息上限劃一,計算工時的方法亦繁複,以張先生為例,因其工時不穩,導致大部分時間未能獲得全額津貼,施麗珊建議增加計算工時方式的彈性,容許申請住戶選擇現行逐月計算,或按6個月的平均工時計算。

施麗珊又指,社協接觸的個案當中,本地人及內地新移民家庭大部分只育有1至2名子女,較少與祖父母同住,沒有發現多了三代同住的情況,但據她所知,居港少數族裔例如南亞裔人士普遍生育3至4名子女,而他們也不懂如何申領低津,相信不少貧窮兒童來自此族群。